查看原文
其他

为什么华裔少女的声音震撼人心?因为这14万中国人,不能忘!

新读写 2020-09-10

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

点击标题下方“新读写”关注


2018年11月11日,地球上有两场大活动,一场是经济活动,中国人的网络购物狂欢,总消费金额再创纪录;还有一场是政治活动,全球78国元首齐聚法国巴黎凯旋门,共同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。


这一天,一位18岁华裔女孩的朗读,掀开了一段曾被漠视的历史——这是一场跨越百年的告慰。


      11月11日,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纪念日。那一天的巴黎冷雨霏霏,凯旋门前的无名烈士墓,一场纪念活动场面庄重。



      纪念活动中,有8位青少年朗读了信件,其中,尤其是一位华裔女孩的中文读信视频,刷爆了眼球。



      这位华裔女孩用中文朗读的,是一战华工在停战当日的日记。日记作者是当时23岁的中国年轻人顾杏卿,他当时的身份是翻译,在鲁昂做战场后勤工作。


      顾杏卿的日记中有这么一段:


“忽闻教堂钟声、工厂汽笛声、以及厂外欢呼声与歌唱声同时并作,余辈惊问何故?始知休战条约已签订,战争从此可以终止矣!


此何日也?记与永久不忘之,1918年11月11日也。


是日,各种工作各地战事自11点起一律停止。


余返营午膳后乃即出外,欲一观当日法人庆祝休战之盛况。迨行至街市间,已人山人海,男女老幼军士人民,各色人种混在一起,互相握手,时或歌唱,时或欢呼。


在万人欢呼歌唱之中竟有哭泣者,此实喜极而涕之表现,其情不自禁之快乐,自非言语所可形容此种种狂欢之状也”。


      华裔女孩诵读的百年前华工日记,震撼了十多亿中国人的人心。因为,它解封了一支不该被遗忘的队伍——一战华工军团,一段曾被漠视的历史。


      一战结束百年纪念仪式上,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在凯旋门下奏响这首曲子,深沉如泣,感人肺腑。

    


这是一场跨越百年的告慰


      100年前,历时超过四年,波及30多个国家、15亿人口第一次世界大战,结束了。


      这场战争,约6500万人参战,1000多万人丧生,2000多万人受伤,造成约17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。


      鲜为人知的是,100年前,曾有14万中国人,横跨太平洋,再穿越大西洋,绕过大半个地球,不远万里去到欧洲,将生命和躯体留在了异国他乡的这片战场上。


      整个战争期间,有大约2万人牺牲在了欧洲,埋骨异乡。


      他们就是一战中的中国华工。


      去年,BBC播出过一部名叫《Britain’s Forgotten Army》的纪录片。片中,一个名叫John的英国人无意间发现了家里的一个木制盒子。


      盒子里陈列的底片,让一群小眼睛,塌鼻子的中国面孔,浮现在世人面前,同时也揭开了一个世纪前的“秘密”:中国劳工

 

 

      1914年,英国、法国、俄国结成协约国,德国、奥匈帝国组成同盟国。他们在欧洲的泥沼里互相拼杀,打得你死我活。

 

      由于英军法军伤亡惨重,原本在后方支援的士兵都必须奔赴前线,已经没有足够的人力可以应付后方需求。

 

      如果再没有足够的劳动力,协约国可能就会输掉这次战争。

 

      此时,远在5000英里以外的一个国家,为英法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。

 

      这个国家,就是中国。方法就是“以劳代兵”,输出劳工


纪录片《Britain’s Forgotten Army》截图


      当时的中国已被迫割让的四分五裂。对中国来说,这是一个可以赢得国际地位的机会,也是一个可以夺回主权的契机。


      这个机会千载难逢。

 

      于是,14万劳工在山东威海集结,准备“代国出征”

 

纪录片《Britain’s Forgotten Army》截图

中国劳工准备从青岛出发前往法国


最朴实的中国农民,最卑微的中国劳工


      在中国,这些劳工本是经济拮据的农民。此前,他们当中很多人连县城都没有去过,但是第一次出门便是去往另一片大陆,另一个国家,去往一个可能有去无回的战场。

 

      抱着着挣钱养家的愿望、抱着为国争光的执念,他们默默无闻地奔赴战场。


      然而他们不曾想到,迎接自己的却是如同犯人甚至牲口一般低下的待遇。更不曾想到,很多人这一去便是诀别。


纪录片《Britain’s Forgotten Army》截图


      首先,由于在外国人眼中,中国人相貌相似,名字发音复杂。为了方便辨认,英法当局便在每个华工的手上带上金属铁环,标注编号。


      从此,每一位中国华工没有名字,只有编号


纪录片《Britain’s Forgotten Army》截图


      其次,运送劳工的船是货船,根本没有足够的空间供所有人休息和睡觉。大多数人只能在拥挤不堪的船舱里委曲求全。

 

      为了掩人耳目,船要先穿越太平洋到达加拿大,再坐火车横穿整个加拿大后,再坐船穿过大西洋,辗转多半个地球,最终到达欧洲战场。


纪录片《Britain’s Forgotten Army》截图


      路途漫漫,劳工不仅要忍受长大四个月的颠簸,忍受拥挤不堪的船舱,还要躲避德国海军的炮弹。


劳工赴法国途中


      于是,很多人还没有登上欧洲大陆,就因为感染疾病死在了路上。

 

纪录片《Britain’s Forgotten Army》截图


      1917年2月24日,德国潜艇在地中海海域击中运送华工的邮轮,船上543名华工全部葬身大海。



      这一切才只是刚刚开始。


      为了让更多的英国士兵腾出手来去前线战斗,华工要承担远多于他们本身要做的事情。


      运输战略物资,装沙袋,挖战壕、修坦克、建公路、铺铁轨、装卸运输货物,补充前线物资,等等。



      当时法国招聘了37000名中国劳工,其中10000人被派到法国前线北方;英国招聘了93000到95000名中国劳工,也全部驻扎在一战前线法国北方。


11月12日晚23时15分,法国电视三台播放反映一战华工为主题的法语纪录片《Les oubliés Chinois de la Grande Guerre》(被大战遗忘的中国人)。


      他们一周工作7天,一天工作10小时,每年只有春节、端午、中秋可以休息。


中国劳工庆祝春节


      其实,在中国华工在到达战场前,并不知道自己要做这些,因为他们的合同中明确表示,是来负责农业工作。


纪录片《Britain’s Forgotten Army》截图


      但战场无情,在最危险的时候,负责后援工作的中国劳工距离前线只有短短1英里。


      即便如此,中国华工的报酬,却是所有人中最少的。



      由于当时的祖国软弱无力,没人在意身在异乡的劳工的死活。


      在战争结束后,他们中的一些人还被留下来埋葬死者、清理战场,将饱受战争蹂躏的废弃土地重新变成农田。


      据数据显示,14万中国劳工中,中国公使馆公布确切的死亡人数有9900余人,法国和比利时等国也只不过安葬了不到2000名中国劳工。除了战后辗转多年回国的,有两万人下落不明。


被遗忘的中国劳工


      1918年11月11日,德国无条件投降,持续了4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宣告结束。


来源:新华网


      此时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人民也沉浸在胜利喜悦中。


      为了庆祝正义的胜利,当时的北洋政府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。


来源:新浪军事 


      一切似乎都在印证,中国劳工的工资低廉,但他们的贡献却并不廉价。


      无奈的是,他们的贡献在次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被漠视了。


      中国人想夺回领土主权的希望被彻底击碎。


来源:新浪历史


      作为战胜国的中国,作为派出14万劳工的中国,作为对战争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国,想要索回被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,本是顺理成章的事。

 

      然而,在巴黎和会上,日本不断质疑中国作为战胜国的参会资格,抹杀中国劳工的付出,又胁迫英美法同意把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转给日本。

 

      得知这个消息的中国人民不能接受,并且忍无可忍,爆发了轰轰烈烈的“五·四”运动。



      在电影《我的1919》中,曾有一段场景。在巴黎和会上,顾维钧据理力争。

 

“战争期间,中国派往欧洲的老劳工就达十四万,他们遍布战场的个个角落,他们和所有战胜国的军人一样在流血,在牺牲。


我想请大家再看一张在法国战场上牺牲的华工墓地照片,这样的墓地在法国在欧洲就有十几处,他们大多来自中国的山东省,他们为了什么,就是为了赢得这场战争!换回自己家园的和平和安宁!


因此,中国代表团深信,会议在讨论中国山东省问题的时候,会考虑到中国基本的合法权益,也就是主权和领土完整,否则,亚洲将有无数的灵魂哭泣,世界不会得到安宁!”

 

 

      在巴黎和会的最后一天,中国代表没有出席会议,拒绝在《凡尔赛和约》上签字。因为,他们不能让14万无名中国劳工用血肉换来的功劳在列强眼里一文不值。


      但是,中国劳工的付出,不仅在列强的眼里一文不值,甚至连一丝基本的尊重都没有。


    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三周前,一幅名叫“Panthéon dela Guerre”的巨画在巴黎公开展出。



      这幅画作构思始于1914年,里面描绘了法国在盟友簇拥下的胜利景象。


      为了加上1917年参战的美国,艺术家将这幅画上本该出现在最右端的中国劳工形象完全抹去。


      人们会记得那些在战场上厮杀的人,却忘记了中国劳工。


      直到2014年,为改变一战华工遭受的不公正待遇,英国华侨华人发起名为“确保我们铭记” (Ensuring We Remember)的全国性运动,呼吁英国为一战华工建立一座纪念碑。


拟建立的华人劳工纪念碑


      法国也于2017年修立一块纪念碑,缅怀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牺牲的2500多名中国劳工。上面刻着“月是故乡明”。


来源:新华网


      这次纪念活动中朗读的日记,是顾杏卿(Gu Xingqing1893--1986年7月6日)的记录,他是上海闸北区西宝兴路顾家宅人,1917年作为翻译,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华工团(Chinese Labour Corps.),后前往美国西北大学留学。



      顾杏卿所著的《欧战工作回忆录》(1938年商务印书馆三版),被认为是唯一一本记录中国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自传。


      以下文字,节选自《尸骸上的舞者:一战华工100年》


 《迟到的铭记》


李禹东


      他们是一段被忽略的历史。


      他们是一群被忽视的英雄。


      第一次世界大战,对于中国人而言,是陌生的。


      因为这场战争发生在欧洲,发生在列强之间,与当时尚且弱小的我们,似乎并无干系。


      然而,事实却并非如此。


      早在晚清时代,自古属于中国的山东胶州湾,便已为德国侵略者以船坚炮利强行霸占,而当“第一次世界大战”在欧洲爆发后,东亚的日本帝国主义,又趁德军无暇东顾之机,以“征服者”的姿态突入山东,并声称其为“德国在华利益的天然继承者”。


1914年7月,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,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。


      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,一百年多年前,面对“第一次世界大战”的爆发,生存于帝国主义夹缝之间的近代中国,却不得不被迫投身战火,加入到当时由英法俄所主导的“协约国”阵营中去,并期待日后以战胜国的身份,换取一个与世界各国公平对话的权利。


      由于欧洲列强的各自盘算以及日本政府的阻挠,中国军队,并未能被允许派往欧洲战场。几经研究,当时的中国政府最终一致决定,派遣一批非武装人员,以私企劳工的身份取而代之,并供协约国成员调遣,为其服务。


      在历史上,他们被称做“一战华工”。


      这批小伙子不畏牺牲、吃苦耐劳,为英法美俄等国的军队铺设公路、挖掘战壕,常常手无寸铁地出现在战场上最危险的地方,极大地改善了协约国军队人力不足的困境,为战争的最后胜利,做出了无以复制的贡献。



“是我手下的华工,

给了我重生的机会。”

——一位英军军官


      “一战”中,毒气弹的使用,被推向了一种史无前例的高度。据统计,交战双方一共投掷了45种以上的毒气,其结果是直接造成了高达100万人的伤亡。


      一次战斗中,德国人向华工营投掷了大量的毒气弹。毒气飘散在空气中,导致一位英军军官晕倒在地。毒素入侵了他的身体,顷刻间,他神情恍惚、四肢瘫痪,硬邦邦地倒在地上,即使隐隐间看到了德军的全线进攻,也无法迅速做出反应、在短时间内清醒过来。



      敌人的军队越来越近。华工营的四面,援军却尚未赶到。面对如此险境,不少人都逃命了。甚至就连这位军官自己,也早已放弃了求生的欲望。


      可就在这时,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。


      就在越发逼近的敌人面前,那平日里由他负责管理的华工们,突然涌上前来。没有人要求他们做什么,他们完全可以像别人那样,仓皇逃命。然而,他们却坚定地选择留下。千钧一发的时刻,他们自发来到军官身旁,高举铁锹,用身体紧紧地围成了一个圈。

英国坦克兵团的军官与华工交流


      那一刻,也许就连装备精良的德国人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这些在寻常日子里,总是被白人蔑视的中国人,竟会在这样的危局中,为自己的上级挺身而出。

他们试图用自己的血肉之躯,阻挡敌人那坚硬的子弹。


      等到英国援军终于赶到的时候,军官渐渐恢复了意识。而在这时,他却悲伤地发现,那些奋力保护他的华工,早已死伤殆尽。


“他们既是第一流的工人,

也是第一流的战士。

堪称典范。”

 ——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


      一天夜里,一列挂有10节车厢的火车突然起火。火势迅速扩大。而由于起火的车厢内装有军事易爆品,因此情况从一开始,就变得十分危急。


      为了保住列车,火车司机向四周的居民大声呼救。然而,因为担心爆炸,在场的所有人,都只是眼睁睁地盯着那团烈火,任凭它将整列火车尽数吞噬,却不敢向前一步。


      所有人都是绝望的。


      所有人都是无助的。


纪录片《潜龙之殇:一战中的华工军团》截图


      但就在这时,一个身影却突然站了出来。月光下,他一言不发,一头钻进那熊熊烈焰,冒着生命的危险,奋不顾身地朝着列车间的连结处猛扑过去。只见他迅速地转动手腕、扭动身子,在大火的烘烤下,他的额头上布满了汗珠。


      然后,所有人都惊讶地看到,起火的车厢与车身,被分离了。


      人们这时才反应过来——就在那个惊心动魄的片刻,这个身影,完全是凭借着一己之力,以超凡的勇气,拯救了一场重大的灾难。



      没有人知道,在这样一个不平静的夜晚,究竟有多少人,会因眼前的这一幕,放下自己由来已久的偏见和歧视?又有多少人,会为这远道而来的救星,献上自己最真诚的祝福。


      但令我们倍感自豪的是——在危难面前,如此挺身而出的,并不是别的什么人。


      他不是自视高贵的欧洲人,也并不是那些帝国主义列强眼中、因受西方教育而逐渐“开化”的人。



      他只是一个远道而来的中国人。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、地地道道的中国人。


他们的信仰叫做“祖国”。


      也许我们会因工作中的不顺,而发两句牢骚,或是因生活的琐碎,而抱怨整个社会。我们也许活得不够洒脱、也许经历了某种不公,又或者因复杂的人际关系,而感到力不从心。我们也许失落、也许绝望,可是,这都不是屈辱的模样。


      今天的我们,不曾触及那屈辱的模样。



      1918年11月11日,人类历史上那场如绞肉机般的“第一次世界大战”,终于缓缓落下了帷幕。战争的结果,以英、法、俄、美,以及临阵倒戈的意大利为核心的“协约国集团”,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,而新兴崛起的军事强权——德意志帝国,则在这一天,正式向世人宣布投降。


      战争期间,中方先后派出的华工,在“协约国”集团的盟友们最需要人力的时候;在总人口只有4000万、却身为主战场的法国,其15-49岁的男子和13-30岁的男子,死亡率分别呈现出惊人的13.3%和33.3%的时候;在法军尉级以下军官,于战场上生存的时间,超不过三个月的时候——起到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。


1919年,北京满街贴的标语:毋忘国耻。


      有些丑陋,始终不曾改变。


      1919年夏,在一场由英国军人为庆祝战争胜利而举办的“协约国运动会”上,6000名应邀参加的华工,却因会场中冉冉升起的各战胜国国旗中,唯独缺少了中国的国旗,而集体愤然离场。


      华工,早已不再只是那一个个只为养家糊口的、孤立的个体。


      他们真正地开始了解到,一个人,与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的重要关系。


      他们真正的拥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信仰。


      ——而那信仰的名字,叫做“祖国”。



      仿佛弹指一挥间,整整一百年的时光,已悄然流逝。


      世界并没有更加温和。战乱并没有丝毫减少。流离失所发生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区。挨打挨饿,是许许多多国家依然正在面对的噩梦。


      我们的生活不是别人改变的。


      改变我们自己的——唯有我们自己。


      请记住1919年的那一天——



国耻,己耻。

国荣,己荣。



更多写作指导、热门时文、写作素材、读书方法、学生佳作……欢迎订阅《新读写》杂志!

投稿邮箱:xinduxie211@163.com。


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



长按二维码  关注新读写

Modified on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